一、核心观点与行业综述
在新冠疫情影响,众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其需求端受到的影响更甚于供给端,由于下游行业纷纷停工停产、需求呈断崖式下跌,带动1-2月钢材价格下滑、库存创历史新高,行业整体经营承压。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成本方面铁矿石主要出口国出货量稳定,叠加下游需求及钢材库存的压力,预计成本端暂无太大压力,但需要密切关注疫情在出口国的发展趋势,如果疫情进一步蔓延进而影响主要矿石生产商开工情况,则铁矿石可能会因为供给不足而面临价格上涨压力。需求方面看,虽然短期库存高企,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以及扩大内需措施的落实,行业供需将恢复常态,目前价格已出现边际改善的信号。考虑新基建等的全面启动,我们认为行业供需有望维持“弱平衡”,整体不必过于悲观。
图表1:2020年以来铁矿石与钢材价格走势
为综合分析近年来钢铁企业经营压力,我们选取了“铁矿石综合指数”和“螺纹钢:HRB400 20m”这两个指标分别代表成本端和售价端,并选取2010年01月01日作为基期,将这两个指标基期值调整为1000,得到如下的图表。
图表2:2010年至今钢材与铁矿石价格走势对比
综合来看,行业整体经营边际成本略有上升,截止2020年03月20日,“钢材-铁矿石”值为122.84,历史分位数为64.5%,处于相对较有利位置。(该图表反映的是两个变量相对变化情况,没有考虑行业运行固定成本和其他成本,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行业要闻
1、1月13日,中钢协:预计2020年中国钢材需求或将为8.9亿吨,同比增2%。中钢协认为虽然基建投资将会加码,家电行业或保持平稳增长,但房地产行业投资、新开工增速可能放缓,汽车、船舶、集装箱和机械行业中部分子行业也可能出现负增长。
2、1月19日,工信部发布19年钢铁进出口贸易数据:19年1-12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429.3万吨,同比下降7.3%;累计出口金额537.6亿美元,同比降低11.3%;累计进口钢材1230.4万吨,同比下降6.5%;累计进口金额141.1亿美元,同比降低14.1%;累计进口铁矿石10.7亿吨,同比增长0.5%,进口金额1014.6亿美元,同比增加266.4亿美元,增幅33.6%。
3、1月21日,工信部:对钢铁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工信部将会同部际联席会议有关部门和单位,督促各地继续按照“逢举报、必核查”的工作机制,持续做好违规违法产能核查工作,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严禁新增钢铁产能。
4、1月23日,发改委公布钢铁行业19年运行情况:2019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0937万吨、99634万吨、1204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3%、8.3%、9.8%;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1889.94亿元,同比下降30.9%;累计销售利润率4.43%,同比下降2.63个百分点。
5、2月1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作用,支持钢铁行业通过直接融资“去杠杆、降成本”,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6、2月24日,中钢协:钢铁库存创历史新高,基于供需较为失衡的背景,目前下游需求端开工复工有所延后,再加上交通运输受限,相关需求陷入疲软,五大钢铁品种厂社总库存3428.27万吨,创历史新高。
7、3月2日,境内首只钢铁ETF和煤炭ETF正式上市,本次上市的钢铁ETF和煤炭ETF均由国泰基金管理,追踪的指数分别是中证钢铁和中证煤炭。
8、3月18日,中钢协公布钢铁生产情况:2020年1-2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55亿吨,同比增长3. 07%,累计日产257.84万,同比增长1.35%、环比2019年12月累计日产下降5.54%;累计生产钢材1.67亿吨,同比下降3.39%,累计日产278.54万,同比下降15.61%、环比2019年12月累计日产下降5.0%。
9、3月1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涂镀、不锈钢等部分钢材产品,其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3%。当前我国钢材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2019年出口亚洲钢材量为4507万吨,占钢材出口总量的70.0%;其次为美洲地区,出口量为774.3万吨,占比为12.0%。
三、从PMI看钢铁产业链情况
2月受疫情影响,国内制造业PMI大幅下滑至35.7,为有数据以来的最低值。钢铁行业PMI跌至36.6,为近10年来最低值(仅好于08年四季度)。
(一)行业前端
从前端变量(采购量、购进价格与库存)来看,购进价格1-2月分别为47.1、41.7,原材料库存分别为51.1和29.2,采购量为53.4和28.1。由于担忧市场需求,原材料库存和采购量下滑相对较大。
图表3: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前端PMI
2020年以来焦炭价格窄幅震荡、波动甚微;铁矿石价格呈现“V”型走势,在2月出现阶段性下滑后维持震荡攀升,目前已涨至年初水平。从整体来看,钢铁行业成本2月下滑后已经回升至年初水平。
图表4:2020年以来钢铁行业成本情况
总体来看,由于担忧市场需求,钢铁行业前端1-2月原材料库存和采购量下滑相对较大。焦炭成本基本保持稳定,铁矿石价格自2月下滑后已回升至年初水平,行业成本端目前与年初时相当。
(二)行业中后端
钢铁行业中后端变量(生产、新订单、出口订单和产成品库存)方面,分项看生产1-2月分别为46.7和31.3、新订单为43.8和32.7、出口订单为49.7和42.5;唯一呈现正增长的为产成品库存,分别是45.3和57.5。显示出由于疫情影响,下游需求不振叠加运输困难,产品库存增加较多。受制于库存高企及下游需求,螺纹钢价格2020年以来一路走低,3月中旬以来出现了小幅向好的态势,但持续性有待观察。
图表5: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中后端PMI
图表6:2020年以来螺纹钢价格走势
四、行业供给与需求
(一)原料供给
从铁矿石供给来看,主要出口国2月上旬出货量下滑后迅速回稳,整体来看1-2月出货量基本保持稳定,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出现小幅下滑。短期看,在国外出货量维持稳定、铁矿石到港量未见下滑的情况下,港口库存下滑的态势料不可持续,考虑钢铁下游需求的传导,预计成本端暂无太大压力。但需要密切关注疫情在出口国的发展趋势,如果疫情进一步蔓延进而影响主要矿石生产商开工情况,则铁矿石可能会因为供给不足而面临价格上涨压力。
图表7: 2015年以来主要出口国铁矿石发货及我国港口库存
图表8:2015年以来主要出口国铁矿石发货及我国到港量
从焦炭价格与库存情况看,2月焦炭累计产量7064万吨,产量同比减少4.4%;1-2月焦炭价格稳中略降、样本钢厂焦煤库存位于同期高位。由于下游需求尚未释放,预计未来焦炭价格仍有小幅下降的空间。
图表9: 2015年以来焦炭产量情况
图表10:2015年以来焦炭价格指数和样本钢厂库存
(二)钢铁产量与开工率
从钢材产量和库存看,受制于下游需求不振、运输不畅,截止2月钢材库存达2370万吨,同比增长55%,创历史新高;1-2月钢材累计生产1.67亿吨,同比减少3.4%。
图表11: 2015年以来钢材产量
图表12: 2015年以来钢材库存情况
从高炉与电炉开工率看,2月由于需求不振、库存积压,两炉开工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进入3月份以来,下游需求得到逐步释放、价格有所回暖,两炉开工率开始小幅回升。
图表13: 2015年以来高炉与电炉开工率
(三)下游需求
从钢铁行业下游主要需求端来看,由于受疫情影响,各主要需求端数据均大幅下滑,预计随着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新基建”及扩大内需的拉动,钢铁下游需求将逐步改善。
1、汽车产量
由于受疫情影响,汽车产量1-2月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1月份产量176.72万辆、2月份产量仅28.45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5.4%和79.8%,创历史最低。
图表14:2015年以来汽车产量情况
2、挖掘机产量
2020年2月挖掘机产量累计为2.76万台、同比减少35.7%,同比增幅创13年以来新低。
图表15: 2015年以来挖掘机产量情况
3、基建投资
基建投资方面,2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减少26.86%,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减少30.3%,均呈现出大幅回落的态势。
图表16: 2015年至今基建投资情况
4、房地产
2月房地产开工同样大幅下滑,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减少44.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减少16.3%,目前多地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发展出台了刺激和舒缓政策,但中央层面未见松动。
图表17:15年至今房地产投资情况
(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数据公布推迟,故1-2月月报合并)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本公司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将适时更新,可能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使用。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本报告版权归陕煤财务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刊载或转发的,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责任。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未经允许的其他用途。